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

知見立知,是無明本

「一念無明生三細〈貪瞋痴〉,境界為緣長六粗〈眼耳鼻舌身意〉」《楞嚴經》云:「知見立知,是無明本,知見無見,斯即涅槃。」這是富樓那向釋迦牟尼佛請教,無明從哪裡來的、無明為何來的、為何會有無明? 佛法非對立法,遠離相對待,方得契入涅槃之道。知見當下就是本性之體用,若另外再立個知,就是捨離本性,另尋他法來安本性,本性本一非二,是二非本性,是二即落入對立法,即有生死,是故,名為「知見立知,是無明本」。 本性本體已無相、無住、無念、無見、畢竟空故;若知見有見,即有相、有住、有念、不能與法性相應,又落入無明深淵;佛之知見已解脫,徹悟諸法本性空義,能分別諸法相,於第一義而不動,是故名為「知見無見,斯即涅槃」。 我們張開¬眼睛,看到外面的境界,看得清清楚楚,這是一念,叫做「正念」,也稱為「佛知佛見」。這一念是本性,這一念是真心,這一念是性德¬,是涅槃的真因,是「見性見」。此時,沒有起心動念,沒有起分別,沒有起¬執著,像鏡子一樣,山來照山,水來照水,物過鏡空,這是「見¬性見」。 諸佛菩薩的本事,與我們凡夫不一樣,他永遠保持「見性見」¬、「聞性聞」,所以叫做「明心見性」。他見外面境界,外面境界是本性,見性見色,那個色,就不叫「塵¬」,叫色「性」;聞性聞聲,聲不是「塵」,是聲「性」。 因為凡夫見色聞聲,起心動念,起了一個念頭:「我看見了」,壞了,這叫做「知見立知」,是無明¬本。若還不停止,接著下去,起妄想、顛倒、分別、執著¬,起人我是非、貪瞋痴慢疑,愈來愈多,就迷了,就錯了。 現在,我們知道了,六根接觸六塵的境界,叫做「現量境界」,這個是「佛知佛見」。從第二念開始,就是「比量境界」,念念都是妄想、顛倒、分別、執著,我們才會深陷迷惘之中,起惑造業,生死輪迴,而不能自拔。 《金剛經》云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」就是在說明,從第二念開始,念念都是虛妄不實的。那我們該如何離妄歸真呢?《華嚴經》云:「若人欲識佛境界,當淨其意如虛空,遠離妄想及諸見,令心所向皆無礙。」 佛法在在告訴我們,要回歸我們清淨的本性,就是要與法性相應,也就是「遠離妄想及諸見」,令心所向皆無礙。過去禪宗四祖道信禪師特別指出:「境緣無好醜,好醜起於心,心若不強名,妄情從何起?妄情既不起,真心任偏知。」 因此,我們只要不起心動念,隨心自在,既然無妄,何須對治,即名「常住法身」〈真心〉,無有變異。六祖慧能大師也同樣這麼說:「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」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,起心動念,才有妄情。 又說:「不思善,不思惡,正當那麼時,那就是本來的面目〈本性〉。」不思善,不思惡,正當那麼時,就是「正念」,就是「佛心」,也就是「真如本性」所現的「現量境界」,沒有分別,沒有執著,沒有妄想,清清淨淨的。 上人對慈濟人的教育,從來不去談艱澀、既深又難懂的佛法。上人是覺得說,解釋經典,如果談那麼深、談那麼遠,我們根本沒有辦法拿到現實生活上用,我們一直去講它,到底是所為何來? 所以,當上人開示佛法的時候,是不希望離開現實的生活,最好能用現代的語文講出來,而且要解釋得簡單明瞭,深入淺出,使人很容易明白義理,就是希望大家趕快「去做」,希望大家能夠馬上受用,而且馬上付出行動。 佛法常說「一切唯心造」,心若不強名,妄情從何起?所以,上人常常要慈濟人「時時要多用心」、「時時照顧好這一念心」、「做,就對了。」都是因為從第二念起,起妄想、分別、執著¬,起人我是非、貪瞋痴慢,起惑造業,生死輪迴。 佛法說要去除「貪瞋痴慢疑」,就要勤修「戒定慧」。所以,上人除了要慈濟人嚴守「慈濟十戒」之外,又加了一劑藥方 ─ ─ 「四神湯」來調心:「知足」不起貪心,「感恩」不起瞋心,「善解」不起痴心,「包容」不起慢心、疑心。 我們還是凡夫,張開¬眼睛接觸境界,一定會起第二念,那要怎麼辦呢?上人說:「有兩個『較』不能信,一個是『計較』,一個是『比較』」。因此,「對人不要計較,對事不要比較善惡與好壞。」因為「計較」與「比較」都是「無明」,所以做,就對了。 諸佛菩薩都可以「善分別諸法相,於第一義而不動」。上人說:「是非當教育,讚美作警惕。」,接著用孔子的話:「三人行,必有吾師焉。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」「善與不善」看得清清楚楚,稱為「善分別諸法相」;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,就是「第一義」。 上人也常常開示「分別智」與「平等慧」,「智」是分別智,「慧」是平等慧。什麼是「分別智」呢?能夠清楚的辨別是非善惡;明明白白的了知對錯美醜,就是分別智。什麼是「平等慧」呢?能夠視萬物渾然一體,待眾生一律平等,就是平等慧。有平等慧為基礎的分別智,才是真正洞燭萬事萬物的大智。 用最簡單的語言說,平等慧就是一種無私無我的大愛,一種尊重生命,敬重人性尊嚴的人道哲學。以這種人道哲學為出發點的分別智,才是不偏不倚,真如不虛的真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