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
心懷平等 廣結善緣
上人教育我們做慈濟要「付出無所求」。什麼是「無所求」呢?大多數的人或許會認為是「不求回報」或者「無酬勞」。如果以做志工而言,原則上這樣的解釋是對的,為善而不求回報,已經不容易了。但是,對於走入人群,行菩薩道的「人間菩薩」而言,只做到這樣的層次是不夠的,因為如此只有「修福」沒有「修慧」。
菩薩修行不以「自度」為滿足,而把「度他──慈悲普度、成就佛道」作為最終目標。真正的「無所求」要做到「三輪體空」,一如《金剛經》所說:「若菩薩有『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』即非菩薩。」
菩薩依佛智慧,對於一切眾生都懷著平等之心,無人我怨親之區別。菩薩學佛,來回娑婆不言苦,饒益、濟度眾生,是無所求的付出,是菩薩的職責和本份事。如果心裡還存有分別、對待等意識,就還未到達菩薩的境界,仍然是凡夫。
所以,上人教育慈濟人「付出無所求」,經由國際援助與社會關懷的實踐,不分宗教、不分國界、不分種族,在不同宗教信仰的國家,傳達「大愛無國界」的信念。
菩薩為了「廣化眾生」必須與眾生結善緣,因為一般人都是「見到有緣的人就心生歡喜,聽他說話,認為句句是道理;若是見到無緣的人,即使他說的是好話,也認為是是非」。因此,「廣結善緣」是非常重要的修行項目。
「廣結善緣」是懷著平等之心,無人我怨親之區別,與一切眾生結一份好緣。「廣結善緣」是為了「度眾」,是「利他」;如果是有目的、有分別,選擇性的結善緣,那就是「攀緣」,是為了「利己」,將來一定會是有煩惱的。
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,去佛在世已經二千多年,再無機會親近佛,僅能在經典裡去體會佛的身教及言教。但在慈濟世界,上人的身教,常令許多人折服,因為上人是以「身行」教導,自己先做到,才教弟子跟著做,讓弟子們心服口服,心甘意願的追隨他,並且發願生生世世做慈濟。
上人嘗說,慈濟人與他不是這一世才結的緣,是累生累世結的緣,甚至在「法華會」上就結下了這一份緣。所以,上人期待所有的弟子也與他一樣,懷著平等之心,無人我怨親之別,與一切眾生「廣結善緣」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