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
《三十七助道品》導讀分享
法王噶瑪巴開示:「我們認為實有的外境,其實是各自善惡習氣的展現,而錯誤地執著外境實存,正是我們於輪迴中流轉的成因。」凡夫因無明而造業,因造業而有果報,佛教稱為〝因緣果報〞,生死輪迴因此開始流轉不息。
一、「三十七助道品」之出處
「三十七助道品」又稱為「三十七道品」、「三十七道諦」、「三十七覺支」、「三十七菩提分」、「三十七要行」、「三十七修道法」.......詳分則為三十七項修道要目,是佛法基礎名相與助道之精要。
「三十七助道品」非佛直接宣說,而是後人彙集而成,其原典則出於「大毘婆娑論」、「俱舍論」、「雜阿毘曇心論」、「大智度論」等諸大論中,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鞏固道心,出離六道生死輪迴,是小乘、大乘共學之法門。
二、修行除「四無量心」與「六波羅蜜」正行之外,為什麼還要修「三十七助道品」呢?它與我們慈濟有什麼關係?
近代有名的高僧,太虛大師曾說:「仰止唯佛陀,完成在人格,人成佛即成,是名真現實。」,意思就是說「佛陀那麼偉大,也是從人格圓滿而成就的」,因此而提倡「人生佛教」。其目的就是要將中國的佛教平民化,轉為入世的佛法,讓人人都能學佛。
印順導師是追隨太虛大師的弟子,他說《阿含經》裏有一句話:「諸佛皆出於人間,終不在天上成佛也。」,意思就是說「只有人間佛,沒有天上佛」,因為天上不適合修行,只有人間苦樂參半,是修行的道場,佛都是在人間成就的。因此,印順導師倡導「人間佛教」。
證嚴上人是導師的入門弟子,遵奉導師「為佛教為眾生」的囑咐,因而提倡「人格成,佛格即成。」也就是慈濟推展「佛法生活化,菩薩人間化」理念的思想源頭。「三十七助道品」就是人格教育,「八正道」就是生活教育。
其實,我們都知道,慈濟法門是要走入人群,當入群處眾的時候,人人像是一面鏡子,最容易發現自己的過失,知道過失才能去修正,這個時候要用什麼方法去修正呢? 「三十七助道品」就是「修心」的三十七種方法。
三、如何將「三十七道品」應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呢?
「三十七助道品」的內容是什麼?要如何記住?我們向諸佛菩薩求救,好嘛!電話號碼:1-800免付費 -444-5578 = 《三十七助道品》
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覺支、八正道 = 《三十七助道品》
(一)、首先我們要建立「正確的人生觀」,生活的方向才不會錯
「四念處」: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。
在「三十七助道品」中,「四念處」就是告訴我們「生與死」的道理。因為,我們由「四念處」瞭解到這個世間就是「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」,從這一趟人生到下一趟人生都是這樣,不會改變。「有生,就有死」雖然是空、是無常,但是〝因緣果報〞是有的。
上人曾說:「生命沒有所有權,只有使用權,萬般帶不走,唯有業隨身。」如果大家不相信的話,生病的時候,叫它不要生病;要死的時候,叫它不要死,看它會不會聽你的。
我們從前世到今生,什麼都沒帶,唯有帶來了業。「業」,在佛教稱為「業種」,牽引我們在六道中來去。
因此,上人時常叮嚀我們:「來人間一趟不容易,應該好好的把握生命的使用權,人生最有價值、最快樂的事就是『無所求的付出』也就是『為眾生拔苦予樂』」。「生命的價值不在長短,而在深度與寬度」,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是非常重要的。
談過了如何「生」,現在我們再來談如何「死」。因為,人生最苦莫過於面臨「死亡」,因為當人要往生的時候,對身體、對眷屬最為不捨。因此,在平時我們就要練習及體認「四念處」-「苦」、「空」、「無常」、「無我」的道理。
了悟身體終歸有一天會敗壞的,我們要存著「快去快回,換一個好身體再來」的觀念。生時,做該做的事,做就對了,了無牽掛。死時,自然法則,誰人無死,該輪到我,我就心平氣和的去。
我記得慈濟有一位老菩薩,當她知道自己得了癌症的時候,就對上人說:「請師父放心!我做不成老菩薩,我要趕快回來做小菩薩。」。如果真能看淡「生、死」,那是多麼的輕安自在。
(二)、要深信因果
「四正勤」:已生惡令斷、未生惡不生、未生善令生、已生善令增長。
「八正道」:正見、正思維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。
廣欽老和尚曾說:「無來無去無代誌,來來去去攏代誌」意思就是說,「沒來沒去沒有煩惱,來來去去都是煩惱」,這也就說明了「業果」的可怕。
因為「業」是從身、口、意三方面所造,造了業就有果報,「業種」會牽引我們在六道中來去,所以煩惱越累積越多。「四正勤」與「八正道」就是在教導我們「諸惡莫做,眾善奉行」,自淨其意,苦集滅道「四聖諦」的道理。
在慈濟世界裡,上人不但嚴於律己,也非常重視慈濟人的「轉惡為善」。首先要我們嚴守「慈濟十戒」,然後有兩件事不能等,一、孝順,二、行善,在生活及工作中,要我們「口說好話、心想好意、身行好事,腳走好路」。
(三)、要發「觀音菩薩」的大悲,立「地藏菩薩」的大願
「四如意足」:欲如意足、念如意足、進如意足、慧如意足。
修行離不開「悲、智、願、行」四項,有道是「福慧雙修,悲智雙運」,福慧、悲智要平行,有願要去實行,否則就成了「空願」,無法產生力量。上人說:「有願就有力!」指的就是悲智願行,有願要用悲智去實行。
「四如意足」就是要我們發「心」立「願」,凡夫因「欲望」而造業,被「業」牽引在六道中來去。菩薩心如清涼月,一念不忍眾生苦,倒駕慈航,來回娑婆,菩薩是「乘願再來」。
因此,上人要我們發觀音菩薩「聞聲救苦,及時解難」的大悲,立地藏菩薩「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」的大願,緣苦眾生,娑婆世界一日沒有淨化,慈濟人的腳步一日不能停歇,我們要為「預約人間淨土」而努力。
(四)、信心、毅力、勇氣
「五根」:信根、精進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。
「五力」:信力、精進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慧力。
「五根、五力」的意思,就像樹一樣,「根」是大樹的根本,一棵樹苗能生長茁壯成枝葉茂盛的大樹,必須靠根部的作用,根若健康強韌,就會產生「力量」,則可以吸收水份、養料,長成枝葉茂盛的大樹,牢牢地固定於地上,不怕風吹雨打。
枝葉茂盛的大樹,樹幹樹枝樹葉幅蓋的面積有多大,它的根部幅蓋的面積就有多大。修行也是一樣,上人告訴我們:「修行要有信心、有毅力、有堅強的勇氣。」,當一位人間菩薩,應有「獅子的勇猛、駱駝的耐力、常保赤子之心」,才能生生世世在菩薩道上。
(五)、要時時保持「覺醒」之心
「七覺支」:擇法覺支、精進覺支、喜覺支、除覺支、捨覺支、定覺支、念覺支。
我們對佛法的體會和實行如何?因為通通不知道,所以叫做不覺,沒有覺醒。沒有隨時覺醒的心,就是糊塗,就是迷。佛是覺悟的,我們若是沒有時時覺醒、覺悟,就是沒有在學佛。
凡夫與聖賢中間就是少了一個「覺」,菩薩稱為「覺有情」,佛陀稱為「大覺者」。 修行時時要保持「覺 」,不要「迷」,「覺醒」是修行非常重要的課題,唯有覺醒才能時時保持慧命增長。
修行不是去看別人的不對,而是隨時「觀照」自己的心,這就叫做「修心」。當我們覺查到自己不好的習氣時,那就是「覺」,有覺才有改善的機會。「七覺支」就是要我們時時保持覺醒之心,也就是上人說的:「時時要多用心!」。
廣欽老和尚說:「修行不是在說有理或者是無理,而是看你能夠忍還是不能夠忍」。
換句話說,忍也是一種「觀照」,看到別人做得不對,讓自己警惕就好,如果影響到自己跟著退轉,無益於自己的修行。我們要靠「觀照」來覺醒,那些會困擾我們的事事物物無法解決時,暫時放下它,然後使心平靜。
「無量法門,悉現在前,得大智慧,通達諸法」,當我們遇到人我是非的時候,我們「觀照」到那只是一種(我的)感受,其實是各自善惡習氣的展現,隨時會隨著時間過去而留不住的,我們不應該執著它,讓它過去,不要在心中留下罣礙。
修行就是要讓心中的一切放下,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妄想,「靜寂清澄,志玄虛漠,守之不動,億百千劫」。當我們認清楚這點,就可以常保一顆清淨的心,這個過程就叫做「修心」,我們要好好應用這三十七種修心的方法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