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

住境生「心」? 住境生「法」?

上人常在開示最後,不忘叮嚀:「時時要多用心!」這是什麼意思?有人說:「上人要我們專心於每一個當下。」也就是說,我們要照顧好自己的這一念心,不要讓它隨時起心動念,要守好自己的身口意,不要讓它隨意造諸惡業。

因無明而住境生心

的確,我們的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隨時都在接觸六塵境界(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),接觸之後就開始有感受,這叫做「住境」。而面對境界,當感受到不順的時候,就會生出煩惱。

換句話說,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無論行住坐臥、語默動靜,片刻都沒有離開感受,有感受就表示我們正在面對境界,這個時候,我們要如何應對呢?修行人與一般人在應對的方式上有非常大的不同。

一般人因為「無明」(不明白道理),所以對「人、事、物」產生分別(對錯、好壞、喜歡、厭惡、生氣、瞋恨等等),再加上私心、邪念從中作祟(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),於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,捨棄對自己不利的,只求達到目的,不擇手段,所以隨時隨地都在造業,這就是「住境生心」。

上人曾在晨語中開示:「佛陀修行的過程,在寧靜的境界他要降伏內心的心魔,在經典中有伏魔這些話。所以,從凡夫入聖賢的位置,要先滅盡私心邪念的妄想,才能行於中道(正道)。」

因清澄而住境生法

有人請教上人,四十餘年慈濟路,一路走來,面對著那麼多的境界,難道都沒有煩惱過嗎?上人答說:「有啊!我就像一面鏡子,山來照山,水來照水,境界過了,就都沒有了。」只剩下「那一念不忍之心」。換言之,上人一路走來,身無掛礙,隨緣而做。上人亦嘗言,我有時也會「起心動念」,天下災難那麼多,我要做慈濟,只不過是「苦眾生所苦」。

內心清淨,則外境明朗,學佛就是要修得「心」時時澄淨、時時清明。禪宗非常強調「住境不生心」,也就是參禪的時候,要離「心、意、識」參。歷代的祖師大德也都說:「心要大死一番」,意思就是「打得念頭死,准你法身活」。法身就是本性,要見性必須「無念」(不起一念),此是入道之基要。

修行者體悟了「緣起性空──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」的道理之後,了解到「萬般帶不走,唯有業隨身」。因此在修行的過程中,時時保持「靜寂清澄」,眼睛看是看了,耳朵聽是聽了,面對著境界,內心清淨明朗,即使起心動念,也只有「天下苦難的蒼生」,這就是「住境生法」。

在人群中檢驗自心

《華嚴經》云:「心、佛、眾生,三無差別」;「心即是佛,佛即是心」。禪宗以「當體即是,動念即乖」來顯示我們的本性。

「當體即是」的意思是說,我們的本體本來就是這樣。六祖慧能大師說:「不思善,不思惡,正當那麼時,那就是本來的面目(清淨的本性)。」又說:「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」「動念即乖」意指當我們「起心動念」的時候,就已經離開了我們的本體(清淨的本性)。

有人問:「我的心要如何保持清淨呢?」其實,能夠不起心動念,心就是清淨的。本來體性空寂,眼睛面對境界不起妄想,耳朵聽到聲音不去攀緣,能鑑照而不黏,能夠面對一切境,又能夠不起心念,我們的體就是清淨的、不黏的,這就是我們的本性。

所以,我們在慈濟這個大團體裡修行,要特別感恩有那麼多的境界,讓我們藉以練習。「靜思法脈勤行道,慈濟宗門人間路」中的「勤行道」三字,就是要我們在菩薩道上,時時保持「靜寂清澄」,永不懈怠;而人群中才有境界,我們行在「人間路」中,時時檢驗我們是住境生「心」,還是住境生「法」?

境界過了即放下

其實,住境生「心」或住境生「法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。禪宗四祖道信禪師的開示說:「境緣無好醜,好醜起於心。心若不強名,妄情從何起?妄情既不起,真心任遍知。汝但隨心自在,無復對治,即名常住法身,無有變異。」

四祖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說,一切好醜、善惡的「二邊」差別,完全是心的妄想分別所致,並不是實有。只要我們的心一落入「二邊」分別,我們就會產生取捨心理,作種種對治,而這恰好是跟解脫之道相違背的。

「一切法由心想生。」我們的心這麼想,法就是這麼生。上人說:「是非當教育。」當面對境界時,我們應該把好的當榜樣,不好的當警惕。即使是別人犯錯,也不用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,這麼做其實很傻!

外境本來是空,但我們誤以為世間諸法是實境,外境與根身相接觸,便隨境生心動念,於境界上住心,開始起分別、生執著、牽腸掛肚,因為住心的相,而生起種種的煩惱。

我們的心本來清淨,如果能做到境界過了,心就放下,恢復清淨本心,這就是「心、佛、眾生」三無差別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