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是一個大團體,每個人的觀念不盡相同,有人的地方一定有是非,因此做慈濟每天都會遇到許多人與事的問題。上人時常叮嚀:「人和、事和,理就和;人圓、事圓,理就圓,人與事能夠和睦圓滿,就能廣達道理。」俗話也說:「家和萬事興」。人和,力量就大,事情也變得容易,說出來的道理,大家也會認為是合情合理。反之,人不和,力量就分散,事情即使再簡單,也推不動,所講的道理再好,也只是理想中的理,不是真理。這也就是為什麼上人要我們以「和」來供養;人和,力量大,大家可以集中力量去救濟天下苦難。
但若要達到團體的共識,達到「人和、事和,理就和;人圓、事圓,理就圓」的圓融境界,每個人都必須經歷自我修行的過程。上人告訴我們,所謂「修行」是「修」心養性、端正「行」為。其實,這才是我們來做慈濟的真正目的,「做善事」只是我們的本分而已。來慈濟就是要來斷習氣、斷煩惱,守好十戒,內修「誠正信實」,外行「慈悲喜捨」。
上人要我們不只是做事,更要「做中學,學中覺」。學什麼呢?學習放下執著,增長智慧。覺什麼呢?覺悟人生苦短,沒什麼好計較,與人無爭,與事無爭,與世無爭。人與事能夠和睦圓滿,就能廣達道理──凡聖含生同一真性。如果大家能夠和睦相處,雖是凡夫與聖人又有何異。
事實上,一切的修行都是為了去除我們累世的積習,禪宗的「明心見性」也是同樣的道理。印度禪宗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,將簡易禪法「二入四行」傳入中國,成為中國禪宗的創始者。「二入」(理入和行入) 和「四行」(報怨行、隨緣行、無所求行、法行)的目的都是勸人在日常生活中去掉一切愛憎情欲,嚴格按佛教教義苦下功夫。
印順導師在《中國禪宗史》裡有詳細說明:「理入是悟理,行入是修行;理入屬於理論,行入屬於實踐,入道,先要『見道』──悟入諦理,凡聖含生同一真性,但為客塵妄覆,不能顯了。佛法不只是悟了,悟是屬於見(理)的,還要本著悟入的見地,從實際生活中,實際事行上去融冶,銷除無始來的積習,這叫『修道』。」
文中也解釋,「報怨行」意指「若受苦時,當自念言:我從往昔無數劫中,棄本逐末,流浪諸有,多起怨憎,違害無限。今雖無犯,是我宿殃惡業果熟,非天非人所能見與,甘心忍受,都無怨訴。」
「隨緣行」則是「苦樂齊受,皆從緣生,若得勝報榮譽等事,是我過去宿因所感,今方得之,緣盡還無,何喜之有?得失從緣,心無增減,喜風不動,冥順於道。」
至於「無所求行」,「世人長迷,處處貪著,名之為求,智者悟真,理將俗反(原作『及』 ),安心無為,形隨運轉,萬有斯空,無所願樂,有身皆苦,誰得而安?了達此處,故於諸有息想無求。」
「法行」意為「法體無慳,於身命財(原誤作『則』)行檀捨施,心無吝惜,達解三空,不倚不著,但為去垢,攝化眾生而不取相,此為自利,復能利他,亦能莊嚴菩提之道,檀度既爾,餘度亦然,為除妄想,修行六度而無所行。」
若仔細思量,上述「二入四行」的內容其實與上人平日的教導完全一致。上人一再要慈濟人透過大愛臺法音宣流的節目多多聞法,就是要我們「理入」。至於「行入」,慈濟法門原本就是「行」的法門,上人要慈濟人藉身體力行,親身去做,去推動、帶動、接引他人行菩薩道。而慈濟宗門的修行方法,就是「走入人群」;修行的工具,就是面對「苦難、困境」。因為在人群中,我們才有發揮良能去付出的機會,而面對「苦難、困境」,才能激發我們的慈悲心,去除自己的習氣。
但走入人群去付出,有時歡喜有時也不歡喜,「耐勞容易,耐怨難」;做慈濟做得那麼辛苦,腰酸背痛,還要被人管、被人怨、被惡人磨,回到家也沒人稱讚,是否還要繼續做下去?還能做到「行入」嗎?這就要看我們是否有真正「理入」了。
唯有「理入」才能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去掉一切的執著;「放下心中的一切,就是明心見性。」上人不也常提醒要「付出無所求」、「前腳走,後腳放」,如此心無一物,靜寂清澄,就是修行最高的境界。
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
住境生「心」? 住境生「法」?
上人常在開示最後,不忘叮嚀:「時時要多用心!」這是什麼意思?有人說:「上人要我們專心於每一個當下。」也就是說,我們要照顧好自己的這一念心,不要讓它隨時起心動念,要守好自己的身口意,不要讓它隨意造諸惡業。
因無明而住境生心
的確,我們的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隨時都在接觸六塵境界(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),接觸之後就開始有感受,這叫做「住境」。而面對境界,當感受到不順的時候,就會生出煩惱。
換句話說,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無論行住坐臥、語默動靜,片刻都沒有離開感受,有感受就表示我們正在面對境界,這個時候,我們要如何應對呢?修行人與一般人在應對的方式上有非常大的不同。
一般人因為「無明」(不明白道理),所以對「人、事、物」產生分別(對錯、好壞、喜歡、厭惡、生氣、瞋恨等等),再加上私心、邪念從中作祟(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),於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,捨棄對自己不利的,只求達到目的,不擇手段,所以隨時隨地都在造業,這就是「住境生心」。
上人曾在晨語中開示:「佛陀修行的過程,在寧靜的境界他要降伏內心的心魔,在經典中有伏魔這些話。所以,從凡夫入聖賢的位置,要先滅盡私心邪念的妄想,才能行於中道(正道)。」
因清澄而住境生法
有人請教上人,四十餘年慈濟路,一路走來,面對著那麼多的境界,難道都沒有煩惱過嗎?上人答說:「有啊!我就像一面鏡子,山來照山,水來照水,境界過了,就都沒有了。」只剩下「那一念不忍之心」。換言之,上人一路走來,身無掛礙,隨緣而做。上人亦嘗言,我有時也會「起心動念」,天下災難那麼多,我要做慈濟,只不過是「苦眾生所苦」。
內心清淨,則外境明朗,學佛就是要修得「心」時時澄淨、時時清明。禪宗非常強調「住境不生心」,也就是參禪的時候,要離「心、意、識」參。歷代的祖師大德也都說:「心要大死一番」,意思就是「打得念頭死,准你法身活」。法身就是本性,要見性必須「無念」(不起一念),此是入道之基要。
修行者體悟了「緣起性空──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」的道理之後,了解到「萬般帶不走,唯有業隨身」。因此在修行的過程中,時時保持「靜寂清澄」,眼睛看是看了,耳朵聽是聽了,面對著境界,內心清淨明朗,即使起心動念,也只有「天下苦難的蒼生」,這就是「住境生法」。
在人群中檢驗自心
《華嚴經》云:「心、佛、眾生,三無差別」;「心即是佛,佛即是心」。禪宗以「當體即是,動念即乖」來顯示我們的本性。
「當體即是」的意思是說,我們的本體本來就是這樣。六祖慧能大師說:「不思善,不思惡,正當那麼時,那就是本來的面目(清淨的本性)。」又說:「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」「動念即乖」意指當我們「起心動念」的時候,就已經離開了我們的本體(清淨的本性)。
有人問:「我的心要如何保持清淨呢?」其實,能夠不起心動念,心就是清淨的。本來體性空寂,眼睛面對境界不起妄想,耳朵聽到聲音不去攀緣,能鑑照而不黏,能夠面對一切境,又能夠不起心念,我們的體就是清淨的、不黏的,這就是我們的本性。
所以,我們在慈濟這個大團體裡修行,要特別感恩有那麼多的境界,讓我們藉以練習。「靜思法脈勤行道,慈濟宗門人間路」中的「勤行道」三字,就是要我們在菩薩道上,時時保持「靜寂清澄」,永不懈怠;而人群中才有境界,我們行在「人間路」中,時時檢驗我們是住境生「心」,還是住境生「法」?
境界過了即放下
其實,住境生「心」或住境生「法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。禪宗四祖道信禪師的開示說:「境緣無好醜,好醜起於心。心若不強名,妄情從何起?妄情既不起,真心任遍知。汝但隨心自在,無復對治,即名常住法身,無有變異。」
四祖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說,一切好醜、善惡的「二邊」差別,完全是心的妄想分別所致,並不是實有。只要我們的心一落入「二邊」分別,我們就會產生取捨心理,作種種對治,而這恰好是跟解脫之道相違背的。
「一切法由心想生。」我們的心這麼想,法就是這麼生。上人說:「是非當教育。」當面對境界時,我們應該把好的當榜樣,不好的當警惕。即使是別人犯錯,也不用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,這麼做其實很傻!
外境本來是空,但我們誤以為世間諸法是實境,外境與根身相接觸,便隨境生心動念,於境界上住心,開始起分別、生執著、牽腸掛肚,因為住心的相,而生起種種的煩惱。
我們的心本來清淨,如果能做到境界過了,心就放下,恢復清淨本心,這就是「心、佛、眾生」三無差別了。
因無明而住境生心
的確,我們的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隨時都在接觸六塵境界(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),接觸之後就開始有感受,這叫做「住境」。而面對境界,當感受到不順的時候,就會生出煩惱。
換句話說,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無論行住坐臥、語默動靜,片刻都沒有離開感受,有感受就表示我們正在面對境界,這個時候,我們要如何應對呢?修行人與一般人在應對的方式上有非常大的不同。
一般人因為「無明」(不明白道理),所以對「人、事、物」產生分別(對錯、好壞、喜歡、厭惡、生氣、瞋恨等等),再加上私心、邪念從中作祟(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),於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,捨棄對自己不利的,只求達到目的,不擇手段,所以隨時隨地都在造業,這就是「住境生心」。
上人曾在晨語中開示:「佛陀修行的過程,在寧靜的境界他要降伏內心的心魔,在經典中有伏魔這些話。所以,從凡夫入聖賢的位置,要先滅盡私心邪念的妄想,才能行於中道(正道)。」
因清澄而住境生法
有人請教上人,四十餘年慈濟路,一路走來,面對著那麼多的境界,難道都沒有煩惱過嗎?上人答說:「有啊!我就像一面鏡子,山來照山,水來照水,境界過了,就都沒有了。」只剩下「那一念不忍之心」。換言之,上人一路走來,身無掛礙,隨緣而做。上人亦嘗言,我有時也會「起心動念」,天下災難那麼多,我要做慈濟,只不過是「苦眾生所苦」。
內心清淨,則外境明朗,學佛就是要修得「心」時時澄淨、時時清明。禪宗非常強調「住境不生心」,也就是參禪的時候,要離「心、意、識」參。歷代的祖師大德也都說:「心要大死一番」,意思就是「打得念頭死,准你法身活」。法身就是本性,要見性必須「無念」(不起一念),此是入道之基要。
修行者體悟了「緣起性空──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」的道理之後,了解到「萬般帶不走,唯有業隨身」。因此在修行的過程中,時時保持「靜寂清澄」,眼睛看是看了,耳朵聽是聽了,面對著境界,內心清淨明朗,即使起心動念,也只有「天下苦難的蒼生」,這就是「住境生法」。
在人群中檢驗自心
《華嚴經》云:「心、佛、眾生,三無差別」;「心即是佛,佛即是心」。禪宗以「當體即是,動念即乖」來顯示我們的本性。
「當體即是」的意思是說,我們的本體本來就是這樣。六祖慧能大師說:「不思善,不思惡,正當那麼時,那就是本來的面目(清淨的本性)。」又說:「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」「動念即乖」意指當我們「起心動念」的時候,就已經離開了我們的本體(清淨的本性)。
有人問:「我的心要如何保持清淨呢?」其實,能夠不起心動念,心就是清淨的。本來體性空寂,眼睛面對境界不起妄想,耳朵聽到聲音不去攀緣,能鑑照而不黏,能夠面對一切境,又能夠不起心念,我們的體就是清淨的、不黏的,這就是我們的本性。
所以,我們在慈濟這個大團體裡修行,要特別感恩有那麼多的境界,讓我們藉以練習。「靜思法脈勤行道,慈濟宗門人間路」中的「勤行道」三字,就是要我們在菩薩道上,時時保持「靜寂清澄」,永不懈怠;而人群中才有境界,我們行在「人間路」中,時時檢驗我們是住境生「心」,還是住境生「法」?
境界過了即放下
其實,住境生「心」或住境生「法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。禪宗四祖道信禪師的開示說:「境緣無好醜,好醜起於心。心若不強名,妄情從何起?妄情既不起,真心任遍知。汝但隨心自在,無復對治,即名常住法身,無有變異。」
四祖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說,一切好醜、善惡的「二邊」差別,完全是心的妄想分別所致,並不是實有。只要我們的心一落入「二邊」分別,我們就會產生取捨心理,作種種對治,而這恰好是跟解脫之道相違背的。
「一切法由心想生。」我們的心這麼想,法就是這麼生。上人說:「是非當教育。」當面對境界時,我們應該把好的當榜樣,不好的當警惕。即使是別人犯錯,也不用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,這麼做其實很傻!
外境本來是空,但我們誤以為世間諸法是實境,外境與根身相接觸,便隨境生心動念,於境界上住心,開始起分別、生執著、牽腸掛肚,因為住心的相,而生起種種的煩惱。
我們的心本來清淨,如果能做到境界過了,心就放下,恢復清淨本心,這就是「心、佛、眾生」三無差別了。
緣起性空 看破放下
海地發生世紀強震,二、三十萬人在不到一分鐘之內往生。那一刻,計較和比較完全失去了意義!
我剛加入慈濟時,聽到上人說:「有兩個教〈較〉不能信,一個是比較,一個是計較。」當時我不懂,據我所知道,人類從出生的那一天開始,一直到死亡為止,每個人在日常生活當中,不都是用「比較與計較」生活著?
後來我漸漸明白,上人這句話其實和歷代的祖師大德勸人要「看破放下」,有異曲同工之妙。而看破和放下正是學佛最困難的兩件事。
因緣生滅 宇宙真理
二千五百年前,釋迦牟尼佛降生於娑婆世界,座下有十大弟子。「智慧第一」的舍利弗與「神通第一」的目犍連本來是著名的外道學者,不但同師、同道,也是非常好的朋友,每個人座下都擁有數百位的信眾(學生〉。很不幸地他們的師父往生了,兩人思考要再找一位新的師父。
有一天,舍利弗在途中遇見世尊弟子馬勝比丘,他見馬勝比丘威儀莊嚴,舉止安詳,心中頗為敬仰,便趨近問道:「請問令師是誰,他平常說些什麼教法呢?」
馬勝比丘回答說:「我師釋迦牟尼佛,他的智慧慈悲,無人可比。我受學日淺,尚領會不了我師的妙法。」
舍利弗要求說:「請慈悲方便,略說一點概要。」
馬勝比丘說偈道:「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,我佛大沙門,常作如是說。」
「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」正是宇宙的真理。舍利弗聽了趕快跑去和目犍連分享,他們一致認定釋迦牟尼佛就是他們未來的師父,便帶著所有信眾〈學生〉一同前往皈依世尊。
緣起性空 皆唯心造
「諸法因緣生」說的是緣起,即條件具備;「諸法因緣滅」說的是性空,即條件不具備了,什麼也就沒了。而所謂「條件」就是「緣」。也就是說,宇宙間每一事物的生滅,必須具備某些條件;每一事物的存在,也必須與其他事物有著互相之間的關係,每個時代的文化、習俗、潮流、趨勢、及生態環境的變遷,亦同樣是「緣起性空」的道理。
猶如,生理有「生老病死」,人生無常;物理有「成住壞空」,國土危脆,這些現象都是「緣起性空」,也就是「無常、苦、空」。世間所謂的「好壞、貴賤、凡聖、生死」等等二元化的對立,都是因緣所幻化,也都是我們的心所現出來的,故稱「一切唯心造」。
「萬法唯心,三界〈欲、色、無色〉唯識」,基於這個道理,上人告訴我們說:「生命只有使用權,沒有所有權,萬般帶不走,唯有業隨身。」如果是這樣,我們還有什麼好爭,還有什麼好搶?還有什麼好比較?還有什麼好計較?做該做的事,做就對了。
因果互生 輪迴不已
山河大地,以至於我們的生命,不都是「緣起性空」嗎?既然是人生無常,國土危脆,一切都是空,是虛幻不實的,我們是否什麼都不用做了呢?當然不是,因為「諸法皆空」,但「因緣不空」;雖然說因緣是幻化的,但還是會有果報,此即所謂「因緣果報」。
也許有人懷疑,因緣果報的現象看得到嗎?答案是肯定的。舉植物為例:「因」就是種子,種子放入土壤,它需要配合陽光、空氣、水份才能生長,這些是「緣」,因緣會合,種子長出幼苗,慢慢向上茁壯,開花結「果」,果熟蒂落,種子又落地,復成幼苗,如此因果以「互生」的作用,輪迴不已。
我們人也一樣,在八識田中,業識為種子,種子為因,遇緣〈境界〉起現行,生出許多順逆、好壞、苦樂、貴賤種種現象〈因為果〉,遇逆境〈果〉我們又不甘心接受,於是業上再造業〈果為因〉,然後又遇緣結果。
人類所造的業太多、時間太長,於是牽涉到前世、今生、來世,所以佛教稱為「三世因果」〈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〉,構成了一個非常複雜的因果網,非常不容易讓人了解。所以,古大德才說: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,欲知來世果,今生做者是。」上人也常提醒我們「要寫好來生的劇本」。
長養慈悲 考驗智慧
如何「寫好來生的劇本」?關鍵就在不比較、不計較、看破、放下!
能看得破則「不以物喜、不以己悲,待人接物能常保持平常心」。看破之後,要能放下,做到「心無罣礙,輕安自在,隨遇而安」。否則,生死勘不破,就有恐怖;榮辱勘不破,就有得失;貴賤勘不破,就有分別;「佛」字勘不破,就有顛倒。
自己看破、心清淨了,還要去度在煩惱中的人。慈濟人行菩薩道,「菩薩所緣,緣苦眾生」,菩薩的精神就是慈悲。然而行菩薩道時,會面臨許多的境界,也就是「變數」,這時候就是在考驗我們的智慧,能否以「平常心」應對,能否「有法度」?否則度眾不成,反被眾生度。這也是為什麼上人最近一再叮嚀:「在苦難中長養慈悲,在變數中考驗智慧」。
我剛加入慈濟時,聽到上人說:「有兩個教〈較〉不能信,一個是比較,一個是計較。」當時我不懂,據我所知道,人類從出生的那一天開始,一直到死亡為止,每個人在日常生活當中,不都是用「比較與計較」生活著?
後來我漸漸明白,上人這句話其實和歷代的祖師大德勸人要「看破放下」,有異曲同工之妙。而看破和放下正是學佛最困難的兩件事。
因緣生滅 宇宙真理
二千五百年前,釋迦牟尼佛降生於娑婆世界,座下有十大弟子。「智慧第一」的舍利弗與「神通第一」的目犍連本來是著名的外道學者,不但同師、同道,也是非常好的朋友,每個人座下都擁有數百位的信眾(學生〉。很不幸地他們的師父往生了,兩人思考要再找一位新的師父。
有一天,舍利弗在途中遇見世尊弟子馬勝比丘,他見馬勝比丘威儀莊嚴,舉止安詳,心中頗為敬仰,便趨近問道:「請問令師是誰,他平常說些什麼教法呢?」
馬勝比丘回答說:「我師釋迦牟尼佛,他的智慧慈悲,無人可比。我受學日淺,尚領會不了我師的妙法。」
舍利弗要求說:「請慈悲方便,略說一點概要。」
馬勝比丘說偈道:「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,我佛大沙門,常作如是說。」
「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」正是宇宙的真理。舍利弗聽了趕快跑去和目犍連分享,他們一致認定釋迦牟尼佛就是他們未來的師父,便帶著所有信眾〈學生〉一同前往皈依世尊。
緣起性空 皆唯心造
「諸法因緣生」說的是緣起,即條件具備;「諸法因緣滅」說的是性空,即條件不具備了,什麼也就沒了。而所謂「條件」就是「緣」。也就是說,宇宙間每一事物的生滅,必須具備某些條件;每一事物的存在,也必須與其他事物有著互相之間的關係,每個時代的文化、習俗、潮流、趨勢、及生態環境的變遷,亦同樣是「緣起性空」的道理。
猶如,生理有「生老病死」,人生無常;物理有「成住壞空」,國土危脆,這些現象都是「緣起性空」,也就是「無常、苦、空」。世間所謂的「好壞、貴賤、凡聖、生死」等等二元化的對立,都是因緣所幻化,也都是我們的心所現出來的,故稱「一切唯心造」。
「萬法唯心,三界〈欲、色、無色〉唯識」,基於這個道理,上人告訴我們說:「生命只有使用權,沒有所有權,萬般帶不走,唯有業隨身。」如果是這樣,我們還有什麼好爭,還有什麼好搶?還有什麼好比較?還有什麼好計較?做該做的事,做就對了。
因果互生 輪迴不已
山河大地,以至於我們的生命,不都是「緣起性空」嗎?既然是人生無常,國土危脆,一切都是空,是虛幻不實的,我們是否什麼都不用做了呢?當然不是,因為「諸法皆空」,但「因緣不空」;雖然說因緣是幻化的,但還是會有果報,此即所謂「因緣果報」。
也許有人懷疑,因緣果報的現象看得到嗎?答案是肯定的。舉植物為例:「因」就是種子,種子放入土壤,它需要配合陽光、空氣、水份才能生長,這些是「緣」,因緣會合,種子長出幼苗,慢慢向上茁壯,開花結「果」,果熟蒂落,種子又落地,復成幼苗,如此因果以「互生」的作用,輪迴不已。
我們人也一樣,在八識田中,業識為種子,種子為因,遇緣〈境界〉起現行,生出許多順逆、好壞、苦樂、貴賤種種現象〈因為果〉,遇逆境〈果〉我們又不甘心接受,於是業上再造業〈果為因〉,然後又遇緣結果。
人類所造的業太多、時間太長,於是牽涉到前世、今生、來世,所以佛教稱為「三世因果」〈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〉,構成了一個非常複雜的因果網,非常不容易讓人了解。所以,古大德才說: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,欲知來世果,今生做者是。」上人也常提醒我們「要寫好來生的劇本」。
長養慈悲 考驗智慧
如何「寫好來生的劇本」?關鍵就在不比較、不計較、看破、放下!
能看得破則「不以物喜、不以己悲,待人接物能常保持平常心」。看破之後,要能放下,做到「心無罣礙,輕安自在,隨遇而安」。否則,生死勘不破,就有恐怖;榮辱勘不破,就有得失;貴賤勘不破,就有分別;「佛」字勘不破,就有顛倒。
自己看破、心清淨了,還要去度在煩惱中的人。慈濟人行菩薩道,「菩薩所緣,緣苦眾生」,菩薩的精神就是慈悲。然而行菩薩道時,會面臨許多的境界,也就是「變數」,這時候就是在考驗我們的智慧,能否以「平常心」應對,能否「有法度」?否則度眾不成,反被眾生度。這也是為什麼上人最近一再叮嚀:「在苦難中長養慈悲,在變數中考驗智慧」。
斷習氣 斷煩惱
我們來慈濟,不是只來做善事,而是來學佛、來斷習氣──去除自己的無明煩惱,也去除苦難眾生的無明煩惱。
二千多年前,宇宙大覺者佛陀來人間,把人間稱為「娑婆世界」,「娑婆」的意思是「堪忍」。有苦才需要忍,也就是說,這個世界充滿了苦,有物質生活過不去的苦、有心靈煩惱過不去的苦,假如在生活上過不去,再加上心靈煩惱過不去,那是真正的不堪忍。
人間苦 來自多生的習氣
為什麼會有苦?有這麼多的煩惱呢?深究起來,這苦的源頭皆起於無明,也就是習氣。上人在闡釋《水懺》之中,常常提到「根本無明」,也說到「一念無明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粗」。
我們的「根本無明」來自於過去多生多世不斷地薰習,如影隨形,隨我們來到這一生、這一世。所謂「我」,是由身與心組成,當我們的身形接觸到外境,就會產生感受,有了感受後立刻起心動念,順我的則喜、逆我的則不歡喜。
念頭一生,三細──貪、瞋、癡──就跟著生出來。我時常會問大家一個問題:「買水果時,不挑選的請舉手?」總是沒有人舉手。挑選水果是很自然的動作,我們不知道這其實是「貪」。這種心態非常細微,察覺不出來。「瞋」也一樣細微,許多人往往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愛發脾氣;有時就算知道道理,也不肯做,這就是「癡」了。三細一直衍生,由六根(六粗)衍生下去,一直到無量數,這就是習氣。
佛菩薩 為愚癡眾生擔憂
這樣的習氣一天不改,一天的業就增加,三業普遍到百八煩惱叢生,甚至衍生八萬四千煩惱,接著就妄想執著,造諸惡業,因緣果報就跟著來,於是在六道中生死輪迴,苦不堪言。如果以簡單的流程表示,是這樣的:
無明→身心(我)→外境→感受→起心動念→妄想執著→業果→六道輪迴
眾生迷而不覺,覺而不行,諸佛菩薩對凡夫很感傷,覺得眾生怎麼如此愚癡?有這麼多的方法將煩惱去除,大家卻無法接受,還是在迷茫中,在夢中作樂,隨著境界流轉,在六道中受苦,怎麼辦呢?對諸佛菩薩來說,實在是很悲哀的事。
我們若不改習氣,諸佛菩薩都在為我們擔憂。佛陀來到人間,就是為了開發眾生的慧命,剝除眾生的無明、妄見。學佛,就是要學如何撥開無明、如何認清妄見。認清妄見之後,還要知道如何修正妄見。
來慈濟 不是只來做善事
「三界唯識,萬法唯心」──佛陀很明白地向大眾說,苦與樂都是在一念心。「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」,意思是說,佛與眾生的心是一樣的,但在起作用的時候卻不同;佛的心隨緣不變(覺),常處於清淨(菩提),眾生的心卻是隨緣而變異(迷),讓苦(煩惱)生起,因此在六道中輪迴流轉。煩惱與菩提,只在於一念心,一切唯心造,關鍵都是一個「心」字。
上人教導我們,既然來到人間,不要只是庸庸碌碌過生活,無論從事什麼樣的職業,都應該去探討人生的道理,了解我們為什麼會生在人間?為什麼會活在這個空間?到了今生此世,我們已經知道問題所在了,應該要好好找出無明的根源,不要再讓這些無明,對著外面的境界,在今生此世又生出許許多多的枝末無明。
我們來慈濟,不是只來做善事,而是來學佛、來斷習氣──去除自己的無明煩惱,也去除苦難眾生的無明煩惱。做好事容易,斷習氣難。我們要去探討生命的來源,真正認清未來能依止的目標。
發心做慈濟,除了自救以外,我們還要救他,也就是上人常說的「淨化己心,淨化人心」。但我們首先要好好建立自己的慧命,否則自己的慧命沒有好好建立,又如何能開發別人的慧命呢?
法入心 身體力行斷習氣
我們做慈濟如果沒有佛法,就只是做善事而不是修行,如何把做善事提高到修行,需要一個過程,那就是法要入心。佛法太高深,一般人理解不了,但是經過上人深入淺出的開示之後,我們每個人都能聽得懂,也都發現佛法很實際、很契合現代人的生活。我們要多聽、多聞,一聞再聞,聞出法喜來,法才會入心。聞法入心,才能清除無明,聞法後要身體力行,斷除習氣。雖然無法立刻就不起心動念,學得「靜寂清澄」的寧靜境界,至少可以做到「見境法生」而不是「見境生心」──生煩惱心。
上人曾在晨語講了《百喻經》中的一段故事,敘述一個人到山林去修行,但經過了十二年的時間,還是無法降服雜念下去,讓他很苦惱。佛陀於是化身為普通的比丘,走到這位修行者所在的樹下,靜靜的坐在他的旁邊。
他們的面前有個湖,一隻龜從湖面爬上岸,一隻水狗也上來了,看到那隻龜,張開了嘴就要咬。那隻龜警覺性很高,立刻把頭、尾、四肢都縮進甲殼,水狗無論如何嘗試,只能咬到甲殼,傷害不了龜。等水狗累了,休息了,龜伸出頭腳,開始向前爬行,水狗再度靠近去咬,龜趕緊又把頭、腳、尾都縮起來。如此三番兩次,水狗又累又無奈,終於放棄離開了。龜探出頭來,覺得沒有威脅了,於是安心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。
佛陀對那位修行者說,龜的頭、腳、尾就像我們人的「六根」,如果我們一接觸到外面的境界,能夠像那隻龜一樣,提高警覺,趕緊收攝六根,不緣外面的境界,就能夠安全的前行。修行者聽了,恍然大悟,也就「貪斷妄止」──貪欲的心全部斷除,心念、雜念完全止住。
這個故事提醒我們,要時時努力照顧好自己的心,付出無所求,當六根接觸到外面的境界時,要學那隻龜趕快把「六根」收攝起來,才能斷習氣、斷煩惱。《彌陀經》云:「修行要修到調伏這個心,不起心動念,從一日到七日,到四十九日,這個心都不起動。」
如果把煩惱的源頭照顧好,我們就不會犯錯,不會造諸惡業,自然也就能超越六道輪迴,行在菩薩道上。
二千多年前,宇宙大覺者佛陀來人間,把人間稱為「娑婆世界」,「娑婆」的意思是「堪忍」。有苦才需要忍,也就是說,這個世界充滿了苦,有物質生活過不去的苦、有心靈煩惱過不去的苦,假如在生活上過不去,再加上心靈煩惱過不去,那是真正的不堪忍。
人間苦 來自多生的習氣
為什麼會有苦?有這麼多的煩惱呢?深究起來,這苦的源頭皆起於無明,也就是習氣。上人在闡釋《水懺》之中,常常提到「根本無明」,也說到「一念無明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粗」。
我們的「根本無明」來自於過去多生多世不斷地薰習,如影隨形,隨我們來到這一生、這一世。所謂「我」,是由身與心組成,當我們的身形接觸到外境,就會產生感受,有了感受後立刻起心動念,順我的則喜、逆我的則不歡喜。
念頭一生,三細──貪、瞋、癡──就跟著生出來。我時常會問大家一個問題:「買水果時,不挑選的請舉手?」總是沒有人舉手。挑選水果是很自然的動作,我們不知道這其實是「貪」。這種心態非常細微,察覺不出來。「瞋」也一樣細微,許多人往往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愛發脾氣;有時就算知道道理,也不肯做,這就是「癡」了。三細一直衍生,由六根(六粗)衍生下去,一直到無量數,這就是習氣。
佛菩薩 為愚癡眾生擔憂
這樣的習氣一天不改,一天的業就增加,三業普遍到百八煩惱叢生,甚至衍生八萬四千煩惱,接著就妄想執著,造諸惡業,因緣果報就跟著來,於是在六道中生死輪迴,苦不堪言。如果以簡單的流程表示,是這樣的:
無明→身心(我)→外境→感受→起心動念→妄想執著→業果→六道輪迴
眾生迷而不覺,覺而不行,諸佛菩薩對凡夫很感傷,覺得眾生怎麼如此愚癡?有這麼多的方法將煩惱去除,大家卻無法接受,還是在迷茫中,在夢中作樂,隨著境界流轉,在六道中受苦,怎麼辦呢?對諸佛菩薩來說,實在是很悲哀的事。
我們若不改習氣,諸佛菩薩都在為我們擔憂。佛陀來到人間,就是為了開發眾生的慧命,剝除眾生的無明、妄見。學佛,就是要學如何撥開無明、如何認清妄見。認清妄見之後,還要知道如何修正妄見。
來慈濟 不是只來做善事
「三界唯識,萬法唯心」──佛陀很明白地向大眾說,苦與樂都是在一念心。「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」,意思是說,佛與眾生的心是一樣的,但在起作用的時候卻不同;佛的心隨緣不變(覺),常處於清淨(菩提),眾生的心卻是隨緣而變異(迷),讓苦(煩惱)生起,因此在六道中輪迴流轉。煩惱與菩提,只在於一念心,一切唯心造,關鍵都是一個「心」字。
上人教導我們,既然來到人間,不要只是庸庸碌碌過生活,無論從事什麼樣的職業,都應該去探討人生的道理,了解我們為什麼會生在人間?為什麼會活在這個空間?到了今生此世,我們已經知道問題所在了,應該要好好找出無明的根源,不要再讓這些無明,對著外面的境界,在今生此世又生出許許多多的枝末無明。
我們來慈濟,不是只來做善事,而是來學佛、來斷習氣──去除自己的無明煩惱,也去除苦難眾生的無明煩惱。做好事容易,斷習氣難。我們要去探討生命的來源,真正認清未來能依止的目標。
發心做慈濟,除了自救以外,我們還要救他,也就是上人常說的「淨化己心,淨化人心」。但我們首先要好好建立自己的慧命,否則自己的慧命沒有好好建立,又如何能開發別人的慧命呢?
法入心 身體力行斷習氣
我們做慈濟如果沒有佛法,就只是做善事而不是修行,如何把做善事提高到修行,需要一個過程,那就是法要入心。佛法太高深,一般人理解不了,但是經過上人深入淺出的開示之後,我們每個人都能聽得懂,也都發現佛法很實際、很契合現代人的生活。我們要多聽、多聞,一聞再聞,聞出法喜來,法才會入心。聞法入心,才能清除無明,聞法後要身體力行,斷除習氣。雖然無法立刻就不起心動念,學得「靜寂清澄」的寧靜境界,至少可以做到「見境法生」而不是「見境生心」──生煩惱心。
上人曾在晨語講了《百喻經》中的一段故事,敘述一個人到山林去修行,但經過了十二年的時間,還是無法降服雜念下去,讓他很苦惱。佛陀於是化身為普通的比丘,走到這位修行者所在的樹下,靜靜的坐在他的旁邊。
他們的面前有個湖,一隻龜從湖面爬上岸,一隻水狗也上來了,看到那隻龜,張開了嘴就要咬。那隻龜警覺性很高,立刻把頭、尾、四肢都縮進甲殼,水狗無論如何嘗試,只能咬到甲殼,傷害不了龜。等水狗累了,休息了,龜伸出頭腳,開始向前爬行,水狗再度靠近去咬,龜趕緊又把頭、腳、尾都縮起來。如此三番兩次,水狗又累又無奈,終於放棄離開了。龜探出頭來,覺得沒有威脅了,於是安心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。
佛陀對那位修行者說,龜的頭、腳、尾就像我們人的「六根」,如果我們一接觸到外面的境界,能夠像那隻龜一樣,提高警覺,趕緊收攝六根,不緣外面的境界,就能夠安全的前行。修行者聽了,恍然大悟,也就「貪斷妄止」──貪欲的心全部斷除,心念、雜念完全止住。
這個故事提醒我們,要時時努力照顧好自己的心,付出無所求,當六根接觸到外面的境界時,要學那隻龜趕快把「六根」收攝起來,才能斷習氣、斷煩惱。《彌陀經》云:「修行要修到調伏這個心,不起心動念,從一日到七日,到四十九日,這個心都不起動。」
如果把煩惱的源頭照顧好,我們就不會犯錯,不會造諸惡業,自然也就能超越六道輪迴,行在菩薩道上。
了生脫死 來去自在
當我第一次聽到上人針對「了生脫死」的開示時,我在佛學的知識上,產生了一種「頓悟」的經驗,讓我對於生死的信念,有了完全不同的視野與觀點。
生時安然,死時無懼
一九九七年,癌症末期的李鶴振師兄簽署了大體捐贈書,並面對著一群慈大醫學系的學生,哽咽地說:「你們將來會成為醫師,我要把我的身體交給你們,你們可以在我身上畫錯幾十刀,幾百刀,將來千萬不能在病人身上畫錯一刀。」
他這段話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,也在我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上人在那段時間的開示,談起李鶴振師兄,讚嘆他是一位「生命的勇者」,並說:「一般人執著於名相,以為『超脫六道輪迴』才是了生脫死。其實,生時安然,了無牽掛;死時無懼,解脫自在──即是了生脫死!」李鶴振師兄所示現的,正是「了生脫死」真實的境界。
了生脫死之後要去哪裡?
很多修行人,修行的目的是為了「了生脫死」,因為這個世界叫做「娑婆世界」,「娑婆」的意思,就是「堪忍」才能活下去,這樣的世界實在是太苦了,如果還要六道輪迴、生死相續,那更是苦不堪言。
能解脫六道輪迴,就叫了生脫死。但如果你問:「了生脫死之後要去哪裡?」對方往往不知如何回答,或者有人會說:「了生脫死之後,我再回來度眾。」但是,如果在因地修行時,心裡就只顧到自己的了生脫死,你認為他還會再回來度眾嗎?
之前,我在研究經典的過程中也有這樣的執著,一直認為「了生脫死」就是要解脫六道輪迴,從聞思修入三摩地。我當時深信一切修行全是為了要「入定」;入定才是了生脫死唯一的通道,入定的結果就是要見性成佛嘛!一如經云:「諸行無常,是生滅法,生滅滅已,寂滅為樂。」
在生死之間來去
當我聽見上人對「了生脫死」的解釋之後,頓時恍然大悟──學佛的第一個念頭應該是拯救眾生,為眾生求安樂。上人不就常常對大家說:「人生只有使用權,沒有所有權」、「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「若沒有經過一條菩薩道,我們要到達佛的境界,還是遙遙相隔。」
生命的意義在利益眾生〈服務〉,生活的目的在付出大愛〈奉獻〉,這樣的生死來去才有意義。如果心裡明白,我本來就必須要再來自度度人,就不會把生死當做一種苦,心境很自然的由「隨業往生」轉為「乘願再來」,由「分段生死」轉為「變異生死」,在人間修行,在人間度眾,在人間成佛!
「菩薩」就是這樣來回娑婆,為了自度度人,不斷在生死之間來來去去。凡夫、二乘執著於生死,一個在生死輪迴,顛倒妄想;一個入有餘涅槃,毫無作用,皆非菩薩道行者所應取。
的確,如果生死都無法勘破,執著於了生脫死,執著於入定,這樣的執著,又豈能真正入到深定裡去呢?如果能入於深定、正定,自然也就沒有生死、生滅的分別了,生滅滅已,寂滅為樂。
不能了生脫死,要利用生死
佛菩薩為什麼要乘願再來娑婆?因為有苦難的眾生!上人提醒我們,眾生有「有形」的苦難,也有「無形」的苦難,其實我們自己也是苦難眾生之一,我們想要行菩薩道,去解除這些眾生的苦難,是否要先解除自己的苦?
解救自己唯一的辦法,就是轉心境。上人說,修行就是轉心境,眾生的見解不同、習氣不同,面對這些人、處理這些事情,真的是很辛苦。但是明知它辛苦,這麼多見解和我們不同、習氣與我們不同的人來相處,這就叫做道場。如果轉一個心境,感恩有這麼多道場、境界現前,讓我們可以調伏心性。
上人殷殷叮嚀,學佛,就要先調伏自己,讓我們的意志堅定,讓我們的想法正確,才有辦法調伏他人。所以說,修行最快的捷徑就是菩薩道,我們要走入人群,要去拯救眾生,芸芸眾生都是我們的道場。
慈濟人發心立願,要在「娑婆世界」建設「人間淨土」,上人給我們很大的責任與使命,一輩子是完成不了,必須要生生世世來完成,發了這個心,立了這個願,我們不能了生脫死,我們要利用生死。因此,我們反而要與這個世界廣結善緣,才能繼續不斷的來來去去,如果是這樣,我們還需要「了生脫死」嗎?
在生死之間,做該做的事
上人教導慈濟人不要執著此生,要快去快回,乘願再來,繼續做淨化人心的工作;上人教導慈濟人不要執著三界,要發願生生世世行在菩薩道上;上人教導慈濟人不要執著一己的目的,要付出無所求,還要感恩,立志發願學習大菩薩的典範;上人教導慈濟人要走入人群,擁抱苦難的蒼生,做到無私、無染、不執著、付出大愛四項原則。這樣的教法,使我想起,久遠以前,文殊師利菩薩教導西藏薩迦‧貢噶‧寧波喇嘛「遠離四種執著」,有許多相同之處:
「 若執著此生,則非修行人;
若執著三界,則無出離心;
執著己目的,不具菩提心;
當執著生起,正見已喪失。」
上人的開示,真正為佛教脫去了神化的色彩,在人間打開了一條學菩薩而成佛的真實之路。依照上人的教法,讓我進一步了解到,修行最重要的,就是在生死之間,做該做的事,並在生死相續之間,自己做得了主,來去自如,了無牽掛,該去就去,而且去去就來,回來繼續做慈濟。
生時安然,死時無懼
一九九七年,癌症末期的李鶴振師兄簽署了大體捐贈書,並面對著一群慈大醫學系的學生,哽咽地說:「你們將來會成為醫師,我要把我的身體交給你們,你們可以在我身上畫錯幾十刀,幾百刀,將來千萬不能在病人身上畫錯一刀。」
他這段話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,也在我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上人在那段時間的開示,談起李鶴振師兄,讚嘆他是一位「生命的勇者」,並說:「一般人執著於名相,以為『超脫六道輪迴』才是了生脫死。其實,生時安然,了無牽掛;死時無懼,解脫自在──即是了生脫死!」李鶴振師兄所示現的,正是「了生脫死」真實的境界。
了生脫死之後要去哪裡?
很多修行人,修行的目的是為了「了生脫死」,因為這個世界叫做「娑婆世界」,「娑婆」的意思,就是「堪忍」才能活下去,這樣的世界實在是太苦了,如果還要六道輪迴、生死相續,那更是苦不堪言。
能解脫六道輪迴,就叫了生脫死。但如果你問:「了生脫死之後要去哪裡?」對方往往不知如何回答,或者有人會說:「了生脫死之後,我再回來度眾。」但是,如果在因地修行時,心裡就只顧到自己的了生脫死,你認為他還會再回來度眾嗎?
之前,我在研究經典的過程中也有這樣的執著,一直認為「了生脫死」就是要解脫六道輪迴,從聞思修入三摩地。我當時深信一切修行全是為了要「入定」;入定才是了生脫死唯一的通道,入定的結果就是要見性成佛嘛!一如經云:「諸行無常,是生滅法,生滅滅已,寂滅為樂。」
在生死之間來去
當我聽見上人對「了生脫死」的解釋之後,頓時恍然大悟──學佛的第一個念頭應該是拯救眾生,為眾生求安樂。上人不就常常對大家說:「人生只有使用權,沒有所有權」、「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「若沒有經過一條菩薩道,我們要到達佛的境界,還是遙遙相隔。」
生命的意義在利益眾生〈服務〉,生活的目的在付出大愛〈奉獻〉,這樣的生死來去才有意義。如果心裡明白,我本來就必須要再來自度度人,就不會把生死當做一種苦,心境很自然的由「隨業往生」轉為「乘願再來」,由「分段生死」轉為「變異生死」,在人間修行,在人間度眾,在人間成佛!
「菩薩」就是這樣來回娑婆,為了自度度人,不斷在生死之間來來去去。凡夫、二乘執著於生死,一個在生死輪迴,顛倒妄想;一個入有餘涅槃,毫無作用,皆非菩薩道行者所應取。
的確,如果生死都無法勘破,執著於了生脫死,執著於入定,這樣的執著,又豈能真正入到深定裡去呢?如果能入於深定、正定,自然也就沒有生死、生滅的分別了,生滅滅已,寂滅為樂。
不能了生脫死,要利用生死
佛菩薩為什麼要乘願再來娑婆?因為有苦難的眾生!上人提醒我們,眾生有「有形」的苦難,也有「無形」的苦難,其實我們自己也是苦難眾生之一,我們想要行菩薩道,去解除這些眾生的苦難,是否要先解除自己的苦?
解救自己唯一的辦法,就是轉心境。上人說,修行就是轉心境,眾生的見解不同、習氣不同,面對這些人、處理這些事情,真的是很辛苦。但是明知它辛苦,這麼多見解和我們不同、習氣與我們不同的人來相處,這就叫做道場。如果轉一個心境,感恩有這麼多道場、境界現前,讓我們可以調伏心性。
上人殷殷叮嚀,學佛,就要先調伏自己,讓我們的意志堅定,讓我們的想法正確,才有辦法調伏他人。所以說,修行最快的捷徑就是菩薩道,我們要走入人群,要去拯救眾生,芸芸眾生都是我們的道場。
慈濟人發心立願,要在「娑婆世界」建設「人間淨土」,上人給我們很大的責任與使命,一輩子是完成不了,必須要生生世世來完成,發了這個心,立了這個願,我們不能了生脫死,我們要利用生死。因此,我們反而要與這個世界廣結善緣,才能繼續不斷的來來去去,如果是這樣,我們還需要「了生脫死」嗎?
在生死之間,做該做的事
上人教導慈濟人不要執著此生,要快去快回,乘願再來,繼續做淨化人心的工作;上人教導慈濟人不要執著三界,要發願生生世世行在菩薩道上;上人教導慈濟人不要執著一己的目的,要付出無所求,還要感恩,立志發願學習大菩薩的典範;上人教導慈濟人要走入人群,擁抱苦難的蒼生,做到無私、無染、不執著、付出大愛四項原則。這樣的教法,使我想起,久遠以前,文殊師利菩薩教導西藏薩迦‧貢噶‧寧波喇嘛「遠離四種執著」,有許多相同之處:
「 若執著此生,則非修行人;
若執著三界,則無出離心;
執著己目的,不具菩提心;
當執著生起,正見已喪失。」
上人的開示,真正為佛教脫去了神化的色彩,在人間打開了一條學菩薩而成佛的真實之路。依照上人的教法,讓我進一步了解到,修行最重要的,就是在生死之間,做該做的事,並在生死相續之間,自己做得了主,來去自如,了無牽掛,該去就去,而且去去就來,回來繼續做慈濟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